《長魚矯脅欒中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長魚矯脅欒中行
【原文】
長魚矯既殺三郤[1],乃脅欒、中行而言于公曰[2]:“不殺此二子者,憂必及君。”公曰:“一旦而尸三卿,不可益也。”對曰:“臣聞之,亂在內為宄[3],在外為奸,御宄以德,御奸以刑。今治政而內亂,不可謂德。除鯁而避強[4],不可謂刑。德刑不立,奸宄并至,臣脆弱,不能忍俟也。”乃奔狄。三月,厲公弒。
【注釋】
[1]長魚矯:晉國大夫,厲公的近臣。
[2]欒:欒書。中行:中行偃,也稱中行獻子,晉國大夫。
[3]宄(guǐ):奸邪、作亂。
[4]鯁(gěng):阻塞。此指禍亂。
【譯文】
長魚矯殺了三郤以后,又劫持了欒書、中行偃,對晉厲公說:“假如不殺掉這兩個人,憂患必然會降臨到國君身上。”厲公說:“一天之內已經使三位卿陳尸示眾,不能再多殺了。”長魚矯回答說:“我聽說,禍亂發生在內稱為作亂,發生在外叫竊奪,制止內亂要用德教,抵御外國竊奪要用刑罰。如今治理國政卻不能制止內亂,不能稱作有德。想除掉阻礙國家的禍害卻避讓強暴之徒,不能稱之為威刑。德教和刑罰都沒有建立,內亂外患就會一起發生,微臣生命脆弱,不能再這樣等下去了。”于是就逃奔到臨近的狄國。過了三個月,晉厲公果真被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