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都剌《江浦夜泊》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薩都剌
江浦夜泊
千里長江浦月明,星河半入石頭城。
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作者簡介 薩都剌(1272?—1355年),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帝四年(1327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又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雁門才子。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
簡析 《江浦夜泊》描繪詩人夜泊南京江邊時所見天氣遽變的情境。起首兩句描繪夜空晴朗、星月輝耀的江天和南京城的遠影。后兩句則描敘船歌未斷,西風驟起,雨打兩岸菰蒲發出淅淅瀝瀝的聲音。詩人用動態手法表現天氣的變化,也暗喻其心情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