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上陵
無名氏
【原文】
上陵何美美,下津風以寒[1]。
問客[2]從何來,言從水中央。
桂樹為君船,青絲為君笮[3];
木蘭為君棹,黃金錯其間[4]。
滄海之雀赤翅鴻,白雁隨。
山林乍開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澤何蔚蔚[5]。
芝為車,龍為馬;覽遨游,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芝生銅池中[6];
仙人下來飲,延壽千萬歲。
【注釋】
[1]上陵:即上林苑,為漢代天子的著名游獵之苑。何美美:景色何其美好。下津:指從陵上下來到達水邊。
[2]客:指仙人。
[3]笮(zuó):竹子做的繩索,西南少數(shù)民族用以渡河。這里指維系船的繩索。
[4]木蘭:樹木名。棹:劃船的工具。錯:涂飾。
[5]醴(Iǐ)泉:甘甜的泉水。古人認為是祥瑞。蔚蔚:茂盛的樣子。
[6]甘露:漢宣帝年號。芝生銅池中:古人以生出芝草為吉祥之兆。
【作者介紹】
這首民歌是漢《鐃歌十八曲》之一。作者不詳。
【賞析】
這是漢宣帝時歌頌所謂祥瑞的詩,寫了神仙的出現(xiàn)及各種祥瑞之物的降臨。
此歌沒有夸陳上林苑的“巨麗”,而是唱嘆仙人降賜祥瑞的奇跡。開篇兩句是贊美式的寫景,贊嘆上林樹木的蓊郁繁美與苑中水津的涼風澹蕩。這正是“仙”客出現(xiàn)前的清奇之境。林木幽幽,風聲颯然,衣袂飄飄的仙客突然現(xiàn)身,不能不令人驚異。仙客不僅來得神奇,而且其乘舟也格外芳潔富麗。桂舟蘭棹,芬芳雅潔,映襯仙人的清風廣袖,正給人以“似不從人間來”的縹渺之感。上林仙客的隨從也世不多見:“滄海之雀赤翅鴻,白雁隨。山林乍開乍合,曾不知日月明。”赤鴻、白雁,世所稀聞。它們的出現(xiàn),往往被古人視為上天降賜的祥瑞,預(yù)兆著天下的太平。這四句運用長短錯綜的雜言,描述鴻雁群隨,翅翼忽張忽合,翔舞山林之間,以至遮蔽日月的景象,奇異動人,令人有身臨其境、眼目繚亂之感。神奇的還不止于此:“醴泉之水,光澤何蔚蔚”——正當鴻雁翔集之際,山林間突又涌出一股股泉水,清亮閃光、汩汩不絕,而且甜美可口,則不是人間凡水所可比擬。
“芝為車,龍為馬”以下各句,則是歌詠仙人的離去。詩中說:人們還沉浸在對種種祥瑞的欣喜若狂之中,仙人卻冉冉升天、飄忽而去了。他來的時候,乘的是蘭棹桂舟,浮現(xiàn)在煙水迷茫之間;離去時則又身登金芝、駕馭龍馬,消失在青天白云之上。此刻海天青青,仙人已渺無影蹤。他究竟去向了哪里?大概是到四海之外去覽觀遨游了吧?這四句全為三言短句,抒寫仙人離去景象輕疾飄忽,留下了一種情系云天、綿綿無盡的意韻。金芝本產(chǎn)于“名山之陰、金石之間”,附近的水飲之可“壽千年”(葛洪《抱樸子》),而今卻生于檐下銅池,確是奇跡。此歌最后“甘露初二年,芝生銅池中”四句,說的就是這類奇事。字里行間,蕩漾著人們對仙人降臨,賜飲金芝、甘露,以延年益壽的希冀和喜悅之情。
此歌奇思連篇,構(gòu)成情致縹渺之境,表現(xiàn)上林仙人的來、去之形,想象繽紛多姿,情景奇異動人,不失為一首詠仙歌詩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