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山濯濯
童山濯濯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童山濯濯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童山濯濯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童山濯濯 成語發音: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成語解釋: 沒有樹木,光禿禿的山。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光禿禿的山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濯濯童山  查看更多童山濯濯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5章:“但是常德到桃源的路上,依然滿眼童山濯濯,一直沒人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