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文言文翻譯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出自《孟子》,作者是戰國時期的孟子。
文言文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p>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渥于叾曋鐒t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p>
翻譯
(公孫丑問說):“請問先生在哪方面擅長?”
(孟子)說:“我能理解別人言辭中表現出來的情志趨向,我善于培養我擁有的浩然之氣?!?/p>
(公孫丑)說:“請問什么叫浩然之氣呢?”
(孟子)說:“這難以說得明白。那浩然之氣,最宏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而不用邪惡去傷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滿天地之間無所不在。那浩然之氣,與仁義和道德相配合輔助,不這樣做,那么浩然之氣就會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樣疲軟衰竭。浩然之氣是由正義在內心長期積累而形成的,不是通過偶然的正義行為來獲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則浩然之氣就會衰竭。所以我說,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義,是因為把義看成是心外之物。一定要在心中有集義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記,不要用外力(違背規律地)幫助它成長。不要像宋人那樣。宋國有個擔心他的禾苗不長而拔起它們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對家人說:‘今天我疲累之極啊,我幫助禾苗長高了?!膬鹤优艿降乩锶タ?,禾苗都干枯了。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為養護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不給作物除草的人;幫助莊稼生長的,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p>
賞析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指的是我善于培養我擁有的浩然之氣。孟子認為這種氣,極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應該用坦蕩的胸懷去培養它滋養它而不加以傷害。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省鄒城市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對后來的宋儒影響很大,被認為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圣”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