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治東阿原文及翻譯、注釋、啟示
《晏子治東阿》出自《晏子春秋》卷七,作者是西漢的劉向。以下是晏子治東阿原文及翻譯、注釋、啟示的相關介紹,歡迎閱讀。
原文
晏子治東阿,三年,景公召而數之曰 :“吾以子為可,而使子治東阿,今子治而亂,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將加大誅于子。”晏子對曰 :“臣請改道易行而治東阿,三年不治,臣請死之 。”景公許之。于是明年上計,景公迎而賀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 。”晏子對曰:“前臣之治東阿也,屬托不行,貨賂不至,陂池之魚,以利貧民。當此之時,民無饑,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東阿也,屬托行,貨賂至,并曾賦斂,倉庫少內,便事左右(近臣),陂池之魚,入于權家。當此之時,饑者過半矣,君乃反迎而賀。臣愚不能復治東阿,愿乞骸骨,避賢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謝之曰:“子強復治東阿;東阿者,子之東阿也,寡人無復與焉。”
翻譯
晏子治理東阿三年,齊景公召他來并責備他說:“我認為你還可以,才讓你去治理東阿;如今(誰知東阿)卻被你治理得混亂不堪。你退下去自己仔細反省吧,我要對你進行嚴厲的懲罰。”晏子回答說:“臣子我請求改變方針和辦法來治理東阿,如果三年后還治理不好,我請求為此而死。” 景公答應了他。這樣,到了第二年年終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績(進行表彰)時,景公迎上來祝賀晏子說:“您治理東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說:“臣子我從前治理東阿,不聽從私人請托,不接受財物送禮;水澤池塘的魚,全用來使貧苦百姓受利。在這個時候,百姓沒有挨餓的,可是國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東阿,聽從私人請托,接受財物送禮,加倍征收賦稅,少上交給國庫,用花言巧語和錢財討好(對方身邊的)近臣,水澤池塘的魚,交給權貴人家。在這時候,挨餓的百姓已超過半數了,國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賀我。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東阿了,希望能讓我告老還鄉,給有才能的人讓路。”晏子說罷,拜了兩拜,便要離去。景公于是離開座席向晏子道歉說:“您再去治理東阿吧。東阿,是您的東阿,我不再干預了。”
注釋
(1)治:治理。
(2)數:責備。
(3)以:以為,認為。
(4)自察:自我反省。
(5)大誅:嚴厲的懲罰。
(6)改道易行:改變過去的辦法。
(7)對:回答。
(8)易:改變。
(9)死:為……而死。
(10)明年:第二年。
(11)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您治理東阿治理的很好啊。
(12)反:反倒。
(13)罪:以···為罪。
(14)乞骸骨,避賢者之路:希望能讓我告老還鄉,給有才能的人讓路。
(15)避:退下,避開,讓路。
(16)倉庫少內:少上交國庫。
(17)入于權宗:交給權貴人家。
(18)愿乞骸骨:希望我能告老還鄉。
(19)避賢者之路:給有才能的人讓路。
(20)便避:就躲避一旁。
(21)席:座位。
(22)謝:道歉。
(23)復與:再干預。
(24)屬托不行:不聽從私人的請托。
(25)陂池:池塘。
主題歸納
晏子先前治理東阿,廉潔自律,一心為民,治績顯著,卻受到景公責怪;后來營私舞弊,民不聊生,反受到贊揚。晏子說明真相,使景公幡然醒悟。
啟示
《晏子治東阿》用極為簡短的篇幅,前后對比的方法,精煉的語言,通過晏子兩次治理東阿的故事,告誡齊景公也啟發后人:評價人(考核人員是否盡職盡責)要客觀公正,不能偏聽偏信、不做實際調查研究就輕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