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原文鑒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漢魏六朝散文·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原文鑒賞

《漢魏六朝散文·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原文鑒賞

夫文章者,原出《五經》。詔、命、策、檄,生于《書》者也1;序、述、論、議、生于《易》者也2;歌、詠、賦、頌,生于《詩》者也3;祭、祀、哀、誄,生于《禮》者也4;書、奏、箴、銘,生于《春秋》者也5。朝廷憲章,軍旅誓誥6,敷顯仁義,發明功德,牧民建國7,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靈,從容諷諫8,入其滋味,亦樂事也9,行有余力,則可習之。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輕薄10;屈原露才揚己,顯暴君過11;宋玉體貌容冶,見遇俳優12;東方曼倩,滑稽不雅13;司馬長卿,竊資無操14。王褒過章《僮約》15,楊雄德敗《美新》16,李陵降辱夷虜17,劉歆反覆莽世18,傅毅黨附權門19,班固盜竊父史20,趙元叔抗竦過度21,馮敬通浮華擯壓22,馬季長侫媚獲誚23,蔡伯喈同惡受誅24,吳質詆忤鄉里25,曹植悖慢犯法26,杜篤乞假無厭27,路粹隘狹已甚28,陳琳實號粗疏29,繁欽性無檢格30,劉楨屈強輸作31,王粲率躁見嫌32。孔融、彌衡,誕傲致殞33,楊修、丁廙,扇動取斃34,阮籍無禮敗俗35,稽康凌物兇終36,傅玄忿斗免官37,孫楚矜夸凌上38,陸機犯順履險39,潘岳干沒取危40,顏延年負氣推黜41,謝靈運空疏亂紀42,王元長兇賊自詒43,謝玄暈侮慢見及44。凡此諸人,皆其翹秀者45,不能悉記,大較如此46。至于帝王,亦或未免。自昔天子而有才華者,唯漢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47,皆負世議,非懿德之君也48。自子游、子夏、荀況、孟軻、枚乘、賈誼、蘇武、張衡、左思之儔49,有盛名而免過患者,時復聞之,但其損敗居多耳50。每嘗思之,原其所積51,文章之體,標舉興會52,發引性靈,使人矜伐53,故忽于持操,果于進取54。今世文士,此患彌切,一事愜當,一句清巧55,神厲九霄,志凌千載56,自吟自賞,不覺更有傍人。加以砂礫所傷,慘于矛戟,諷刺之禍,速乎風塵。深宜防慮,以保元吉57

學問有利純,文章有巧拙;鈍學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想,終歸蚩鄙。但成學士,自足為人;必乏天才,勿強操筆。吾見世人,至無才思, 自謂清華58,流布丑拙,亦以眾矣59。江南號為“詅癡符”60。近在并州61,有一士族,好為可笑詩賦,誂撆邢、魏諸公62,眾共嘲弄,虛相贊說,便擊牛釃酒63,招延聲譽。其妻明鑒婦人也,泣而諫之,此人嘆曰:“才華不為妻子所難容,何況行路64。”至死不覺。自見之謂明,此誠難也。

學為文章,先謀親友,得其評裁,知可施行65,然后出手,慎勿師心自任66,取笑旁人也。自古執筆為文者,何可勝言,然至于宏麗精華,不過數十篇耳67。但使不失體裁,辭意可觀,便稱才士。要須動俗蓋世,亦俟河之清耳68

不屈二姓,夷、齊之節也69;何事非君,伊、箕之義也70。自春秋以來,家有奔亡,國有吞滅,君臣固無常分矣71;然而君子之交絕無惡聲72,一旦屈膝而事人,豈可以存亡而改慮?陳孔璋居袁裁書,則呼操為豺狼73,在魏制檄,則目紹為蛇虺74。在時君所命,不得自專75,然亦文人之巨患也,當務從容消息之76

或問揚雄曰:“吾子少而好賦?”雄曰:“然。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余竊非之曰:虞舜歌《南風》之詩77,周公作《鴟鸮》之詠78,吉甫,史克《雅》、《頌》之美者79,未聞皆在幼年累德也。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自衛返魯,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大明孝道,引《詩》證之80。揚雄安敢忽之也?若論“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81”,但知變之而已,又未知雄自為壯夫何如也?

……

凡為文章,猶人乘騏驥82,雖有逸氣,當以銜勒制之83,勿使流亂軌躅,放意填坑岸也84。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膂85,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86。今世相承,趨未棄本,率多浮艷,辭與理競,辭勝而理伏;事與才爭,事繁而才損87。放逸者流宕而忘歸88,穿鑿者補綴而不足89。時俗如此,安能獨違,但務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譽,改革體裁者,實吾所希。

古人之文,宏材逸氣,體度風格,去今實遠,但輯綴疏樸,未為密致耳90。今世音律諧靡,章句偶對91,諱避精詳92,賢于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為本,今辭調為末,并須兩存,不可偏棄也。

【注釋】 1詔、命、策:三種文體,用于皇帝的召命文告。檄:也是一種文體,用于討伐。2序、述、議、論:古代的四種文體。3歌、詠:古代的兩種文體,今可單稱為詩。4祭、祀、哀、誄:古代的四種文體。5書、奏、箴、銘:古代的四種文體。6憲章:典章律令。誓:誓言。誥:古代訓令式的文章。7牧民:管理百姓。8性靈:性情心靈。諷諫:以委婉之詞間接地勸說。9滋味:意味。10輕薄:不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舉動。11屈原:戰國時楚國文學家。顯暴君過:屈原在《離騷》中對楚王有所諷刺和批評。12宋玉:戰國時楚國文學家。容冶:漂亮。13東方曼倩:東方朔,字曼倩,漢武帝時人,以幽默滑稽聞名。14司馬長卿: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時期的大辭賦家。竊資:指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一起迫使卓王孫分財產給他們。15王褒:字子淵,西漢文學家。《僮約》是他寫的一篇文章,其中講到他去一寡婦家之事,這在古代守禮法者看來是一過失。16揚雄:字子云,西漢末的文學家和學者。《美新》:即《劇秦美新》,此作為揚雄所為,主旨在于贊頌王莽新朝。17李陵:西漢時大將,因戰敗無路而降匈奴。夷虜:在此指匈奴。18劉歆:西漢時期大學者,起初支持王莽,后又反莽,最終被迫自殺。19傅毅:東漢文學家,曾作過外戚大將軍竇憲的司馬。20班固:東漢時期著名史學家和文學家。盜竊父史:班固的《漢書》是在其父班彪的史稿的基礎而寫成的,嚴之推認為這是盜竊。21趙元叔:趙壹,字元叔,東漢文學家。抗竦:高傲自持。22馮敬通:馮衍,字敬通,東漢文學家。擯壓:壓制。23馬季長:馬融,字季長,東漢文學家和學者。詅媚:諂媚。獲誚:遭到譏諷。24蔡伯喈:蔡邕字伯喈,東漢文學家和學者。同惡愛誅:蔡邕曾被董卓任用,王允誅董卓,蔡邕為之嘆息,被治罪,后死獄中。25吳質:三國時曹魏文學家。詆忤:相處不好而出惡言。26曹植:曹操之子,詩文極受古人推崇。曹植曾因醉酒違法被貶爵。27杜篤:東漢文學家,曾和當地縣令往來,多次以私事相求。28路粹:東漢末文學家。隘狹:氣量狹小。29陳琳:曹魏文學家。粗疏:粗率少約束。30繁欽:曹魏文學家。檢格:法式。31劉楨:“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聞名。輸作:被罰去干活。32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是很有才藝的文學家。率躁:輕率不沉穩。33孔融、彌衡:都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二人都因恃才傲物、狂放不羈而被當權者殺害。34楊修、丁廙:曹魏時期的文學家,二人與曹植關系甚密,并想幫助曹植爭取太子之位,最后分別被曹操、曹丕所殺。35阮籍:“竹林七賢”之一,詩、文都很有名。無禮敗俗:蔑視禮教習俗。36嵇康:“竹林七賢”之一,在當時與阮籍齊名。凌物:高傲無視權貴。兇終:被人殘害,死于非命。37傅玄:西晉時期文學家。忿斗免官:傅玄因與人爭喧而免官。38孫楚:西晉時期文學家。矜夸凌上:以才氣自負而不把上司放在心中。39陸機:西晉時期文學家。履險:走上兇險之路。40潘岳:西晉時期文學家。干沒:追逐名利。取危:指被人殺害。41顏延年:顏延之,字延年,南朝劉宋文學家。負氣:負其才氣。推黜:被貶官。42謝靈運:劉宋文學家。亂紀:敗亂法紀。43王元長:王融,字元長,南齊文學家。兇賊自詒;參與謀反而自取惡果。44謝玄暈:謝眺,字玄暈,南齊文學家。侮慢:輕視。見及:這里指被人陷害。45翹秀:高于一般、杰出。46大較:大略。47漢武:漢武帝。魏太祖:即魏武帝曹植。文帝、明帝:指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宋孝武帝:劉宋孝武帝劉駿。48懿德:美德。49子游、子夏:是孔子的兩個著名弟子。荀況、孟軻:荀子名況;孟子名軻。枚乘、賈誼、蘇武:都是西漢人。張衡:東漢文學家和科學家。左思:西晉文學家。50損敗:損命敗身。51原其所積:源于其所作所為。52標舉:高超。興會:興致。53發引性靈:觸動引導人的性情心靈。矜伐:夸耀自己的才能。54持操:品行操守。果于:敢于。55事:在此指用事用典。清巧:新奇巧妙。56厲:上。九霄:天上極高處。凌:跨越。57元吉:本意為大福,在此指身名。58才思:才氣文思。清華:清新華美。59丑拙:丑陋笨拙。60“詅癡符”:古代俗語,指沒有才學而好自夸之人。詅是叫賣,詅癡即叫賣癡愚。61并州:地名,今屬山西省太原市。62邢、魏:指邢邵與魏收,均是北齊著名文人。誂撆:嘲諷。63擊牛:殺牛宴客。釃:斟酒。64行路:行路之人,指與自己不相干之人。65評裁:評斷。施行:在此指把所作詩文示與人看。66師心:以己心為師,自以為是。67宏麗精華:指文章寫的宏麗華美。68動俗蓋世:震動世人,壓倒同輩。俟河之清:古語傳言黃河千年一清。69夷、齊:指伯夷和叔齊。商、周之交時孤竹國人。周滅商后,二人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70伊、箕:指伊尹、箕子。前者為商湯之大臣。后者紂王之臣,預知商將滅亡,披發詳狂,以避禍難。71無常分:沒有固定的位份區別。72交絕:斷絕交往。惡聲:詆毀之語。73陳孔璋:陳琳字孔璋,已見上文注。則呼操為豺狼。陳琳《為袁紹檄州郡文》:“(曹)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 74檄:檄文。紹:指袁紹。蛇虺:毒蛇。今本《陳琳集》無此文。75不得自專:不由自主。76巨患:大患。消息:消除去掉。77《南風》:傳說為舜所造。《孔子家語·辯樂解》載有歌辭。78周公:周武王之弟。輔政多年。《鴟鸮》:《詩經》一篇名。《毛詩序》認為是周公作。79吉甫:即尹吉甫。據《毛詩序》,《詩經》中的《嵩高》、《蒸民》、《韓奕》等篇為尹吉甫所作。《??》為史克所作。80大明孝道:舊說《孝經》為孔所作。引《詩》證之:《孝經》每一篇末,均引《詩經》之句加以說明。81淫:淫蕩浮艷。82騏驥:駿馬。83逸氣:俊逸之氣。銜:橫在馬口中的鐵條。勒:套在馬頭上帶嚼口的皮條。84軌躅:軌跡。放意。恣意。填坑岸:跌入坑溝。85心膂:心臟與脊骨。喻最關鍵之處。86華麗:指辭藻。87事繁:用事繁多。88流宕:流蕩。89穿鑿:任意牽強附會。90輯綴:縫接拼合。密致:嚴密細致。91諧靡:和諧悅耳。92諱避精詳:指為詩文寫作而定的諸多規則,如“四聲八病”之說。

【今譯】 文章都源出于《五經》。詔、命、策、檄源出于《書》;序、述、論、議原出于《易》;歌、詠、賦、頌源出于《詩》:祭、祀、哀、誄源出于《禮》;書、奏、箴、銘源出于《春秋》。朝廷的憲章,軍旅的誓誥,宣揚仁義,彰顯功德,以及治民建國等,都不能缺少了文章。至于陶冶性靈,從容諷諫,體會其中的意味,也是很有樂趣的,如有多余精力,自可以習之。然而從古以來的文人,多失于輕薄;屈原矜夸才能、高揚自己,把君王的過錯公開展露;宋玉體貌漂亮,被人幾乎當成了俳優;東方朔言行滑稽而有失文雅;司馬相如迫人分財與己無操行;王褒的過失見于《僮約》;揚雄的品德壞于《劇秦美新》;李陵投降匈奴,身敗名毀;劉歆反覆于王莽新朝;傅毅黨附于權門;班固盜用了其父的史學成果;趙壹性情高抗過度;馮衍因浮華而被壓制;馬融因諂媚而遭譏嘲:蔡邕因同情惡人而被殺;吳質在鄉里無聲譽;曹植悖慢犯法;杜篤乞求借貸無厭;路粹心胸狹隘;陳琳言行粗疏;繁欽性格狂放;劉楨仍倔強于輸作;王粲因輕躁被嫌棄;孔融、禰衡因狂傲而喪命;楊修、丁廙因煽事端而被殺;阮籍不遵禮法,傷風敗俗;嵇康高傲凌人,未得善終;傅玄因忿爭而免官;孫楚因矜夸而犯上;陸機錯走了為宦之路而遭遇兇險;潘岳一味追求名利而取斃;顏延年任氣獨行被貶黜;謝靈運目空一切犯法紀;王元長兇逆被殺;謝玄暈侮慢遇害。以上所提到的這些人,都是文壇上的杰出者,至于其他人已無法全部都列出,大體上就是這樣。古來有文才的帝王要數漢武帝、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及宋孝武帝等,但他們都曾被世人譏議,故算不上有美德的人君。從子游、子夏、荀況、孟軻到枚乘、賈誼、蘇武、張衡、左思等人,享有盛名而免于禍患的也有人在,不過相比之下還是損身敗名的居多。對此我常常思考,尋其病根,當是由于文章要標舉興會,引發性靈,這會使人矜夸才能,忽略操守,只知一味進取。在現在的文士們身上,這類毛病更為嚴重,一個典故用的恰當,一個句子寫的清巧,就會自視甚高,目中無人,自夸自賞,覺得別人都遠不如己。砂礫傷人,會比戈矛更厲害;諷刺招禍,會比風塵來的更快;因此應該認真考慮防范,從而保住自己的身譽。

學問有敏利與遲鈍之分,文章有精巧和拙笨之別;學問遲鈍的人通過不斷努力可以達到精熟程度,但文思拙滯的人既使苦心研想,最終也很難免于出現陋劣之累。飽學之士,足以自立;毫無天才,切勿勉強作文。我看到不少人,本身一點才思都沒有,卻自命清奇不凡,讓拙陋的文章在世上流傳,而且數量很大。這在江南叫作“詅癡符”。近來并州有一士族出身的人,喜歡作一些不倫不類的詩、賦,還與邢邵、魏收諸公開玩笑,別人嘲弄性的贊揚,他竟聽不出來,反而殺牛備酒,請人家赴宴,希望這樣會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聲譽。他的妻子是一位很有眼光的人,哭著勸他別再那樣,而他卻嘆息道:“連妻子都不承認我的才華,更何況外人呢”!此人到死也沒有醒悟。自己能正確估計自己才叫明,做到這點確實很難。

學作文章,寫成后應先和親友商量,得到他們的評判,覺得能公布于世,然后才可出手,切務不要自以為是,見笑于人。古來執筆作文者,多不勝數,然而宏麗精美的好文章,才只有數十篇。文人之作,只要體裁沒毛病,辭意能看得過眼,就可以了,其作者便稱得上是才士,至于要求作品達到驚世駭俗的完美,就如同企盼黃河之水變清一樣,是很難實現的。

不屈事異姓,是伯夷、叔齊的節操;不為昏君之臣,是伊尹、箕子的高義。自春秋時期以來,有的當政者被迫外逃,有的國家被他國吞滅,君臣之間已沒有固定的常分了。君子絕交不以言語相傷,一旦屈膝而服事別人,又怎可以因利害關系而改變立場和觀點呢?陳琳為袁紹作檄文時,曾稱曹操為豺狼;但當其在魏事曹氏時,又于一篇檄文中把袁紹視為毒蛇。這當然是迫于在上者的壓力,身不由己,但它仍舊為文人之大患,應努力消除之。

有人問揚雄:“先生年輕時喜歡寫賦,果真如此嗎?”楊雄回答說:“是的。但那是少年童子的雕蟲小技,有志向的人是不干的。”我以為楊雄的看法是錯誤的。虞舜曾歌《南風》之詩,周公曾作《鴟鸮》之詠,尹吉甫,史克所寫的作品在《雅》、《頌》中也為上品,還從未聽說過這些人因作詩于幼年時影響了德行。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又說:“我從衛國返回魯國后,修正了音樂,《雅》、《頌》也復歸到了應有的位置。”大明孝道的《孝經》,也往往要引詩為證,揚雄怎敢如此輕之呢?如果說:“詩人作的賦華麗而雅正,辭人作的賦華麗而淫靡,”這也只是涉及了變化和區別的問題,不知揚雄是否把自己視為壯夫。……

寫作文章,有如人騎駿馬,雖有俊逸之氣,還須用銜勒來控制,不能讓它四處狂奔,跌進溝坑里。文章要以理義為中心,氣韻格調為筋骨,事典為皮膚,辭藻為冠冕。但當今文人們卻因循陋習,趨末棄本,作品大多很浮艷。辭藻與義理相競,辭藻勝則義理被埋沒;用事與才思互爭,用事繁多便使才思受損。放逸的流蕩而忘返,穿鑿的補綴而不足,時俗如此,一般人也不能完全擺脫其影響,只要別做得太過份也就算了。真正能出現一位有大名奇才并能改革文體者,那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古人的文章,就其宏材逸氣,體度風格等方面看,要超過當今之文,只是在詞句結構的安排上顯得有些粗疏,不夠周密細致。如今的文章,音律和諧靡麗,章句駢偶對稱,避諱精細繁多,這一切又是古人之文所不具備的。因此宜以古人的制裁為本,以今人的辭調為副,這二者都要照顧到,不能偏棄任何一方。

【總案】 這是一篇較質樸的文學評論文章,其中既涉及到演變與發展的問題,又有一些關于體裁區分和創作手法方面的論述,這些對我們了解或研究顏之推的文學思想很有幫助。

自曹丕提出古今文人多不護細行的說法以后,已很少有人從此一角度來評論文人,而顏之推對作者的文才與品行看的幾乎同樣重要。本文前一部所列舉的那些作者,在他看來都存在品行修養方面的不足。這種把文與德聯系起來加以考察的批評方法,是應該肯定的,如果顏之推不是把此批評方法過于極端化,那就更好了。

另外,顏之推對當時的某些文學現象是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的,他不象有的批評家(如鐘嶸)那樣完全否定業已形成的文學作品的形式美,而是主張在繼承古代文章之優點的同時,采納當代已形成的藝術規則,并通過具體的創作實踐使之進一步完善。這一看法也是非常合理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黄色片在线播放|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一|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古代肉多荤话文高h| 全彩侵犯熟睡的女同学本子|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亲密爱人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久久免费小视频| 一级特黄a免费大片| www.seyu.av| a级国产乱理伦片| 青青青手机视频|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男女交性高清全过程无遮挡|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欧美成人久久久|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 大肚子孕妇交xxxgif| 国产最爽的乱淫视频国语对|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国产一区美女视频|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99久久精品全部| 黄色网址大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