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誰最工長調(diào)》經(jīng)典解讀
王國維《人間詞話·誰最工長調(diào)》經(jīng)典解讀
誰最工長調(diào)
長調(diào)自以周、柳、蘇、辛為最工。美成《浪淘沙慢》二詞,精壯頓挫,已開北曲之先聲。若屯田之《八聲甘州》,東坡之《水調(diào)歌頭》“中秋寄子由”,則佇興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詞論也。
此則中,王國維特意提到了長調(diào)。
王國維贊許周、柳、蘇、辛四人的長調(diào)最為工整。
其中周邦彥的《浪淘沙慢》精壯頓挫,開了北曲之先聲。
浪淘沙慢·其一
周邦彥
曉陰重,霜凋岸草,霧隱城堞。南陌脂車待發(fā),東門帳飲乍闋。正拂面、垂楊堪攬結(jié)。掩紅淚、玉手親折。念漢浦離鴻去何許,經(jīng)時信音絕。
情切。望中地遠天闊。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嗟萬事難忘,唯是輕別。翠尊未竭,憑斷云、留取西樓殘月。
羅帶光銷紋衾疊。連環(huán)解、舊香頓歇。怨歌永、瓊壺敲盡缺。恨春去、不與人期,弄夜色、空馀滿地梨花雪。
浪淘沙慢·其二
周邦彥
萬葉戰(zhàn),秋聲露結(jié),雁度沙磧。細草和煙尚綠,遙山向晚更碧。見隱隱、云邊新月白。映落照、簾幕千家,聽數(shù)聲、何處倚樓笛?裝點盡秋色。
脈脈。旅情暗自消釋。念珠玉、臨水猶悲感,何況天涯客?憶少年歌酒,當時蹤跡。歲華易老,衣帶寬、懊惱心腸終窄。
飛散后、風流人阻。蘭橋約、悵恨路隔。馬蹄過、猶嘶舊巷陌。嘆往事、一一堪傷,曠望極。凝思又把闌干拍。
之后提到柳永的《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低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開頭便是開闊之境,吟讀之時是何等的壯美蕭楚,瀟瀟暮雨一灑江天,將清秋洗盡。
“漸霜風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低流。”壯闊之后便是一番輕愁,這番愁恰似萬古文人都會有的感嘆,感嘆時光荏苒,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便是這無語低流之長江。
《八聲甘州》的下闋太失意,比不上上闋的風度氣魄,上闋氣魄軒昂,落落低回,叫人吟之壯懷胸壑,一思淚流。
而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一掃悲懷婉轉(zhuǎn),只是溫柔以待。醉酒通宵,心最柔時,情才真時。
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闋,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闋,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上闋同樣是感嘆時光,卻是如神仙般的飄飄然,這人間已然是仙境了。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下闋的輾轉(zhuǎn)回首,這人生之悲歡離合,恰如這月的陰晴圓缺,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普遍的一條人生定理。既然人生已是如此,遺憾從來是不可能被改變的。只有期盼著人生長久、千里共嬋娟了。
所以蘇軾《水調(diào)歌頭》的這顆溫柔之心,被王國維稱為格高千古,不能當作一般長調(diào)看待。
【注】
柳永,字耆卿,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詞人,有《樂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