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兵·用歌聲呼吸與行走
朱迎兵·用歌聲呼吸與行走
朱迎兵
一場不堪回首的車禍,讓13歲的陳州高位截肢,失去臀部往下10厘米以外的身體。
陳州幼時父母就離異了,他跟隨年邁的爺爺四處流浪,靠爺爺拉二胡賣藝為生。1996年6月的一天,因沒錢買票,祖孫倆偷偷爬上一列火車。列車來到一座縣城,陳州怕錯過地方,車還沒有停穩時,就急著下車,摔到一堆石塊上,立刻失去了知覺。待他醒來,他的雙腿永遠不見了。
從醫院回家后,少年陳州在床上整整躺了3個月,他感覺自己的天空塌陷了,看不到光明,也看不到希望。他成天躺在床上,不想說話,也不想吃飯,白天陪伴他的是爺爺奶奶的哭泣聲,夜晚陪伴他的則是院子里蛐蛐憂傷的鳴叫。
陳州雖然沒有上過學,可從小就在爺爺的二胡聲中,感受著深厚的民間藝術,他的內心是飽滿的、強大的、蓬蓬勃勃富有生機的。一個具有這樣內涵的人,在最熱鬧的地方,不會張揚;在最孤寂的角落,也不會凋落;在步入人生險峻時,更不會輕易倒下。只要遇逢一絲亮色,就會反射出熠熠光芒。
一天夜里,他像往常那樣翻來覆去,不能入眠。忽然,耳畔傳來了悠揚的鳥鳴,聲音清脆明朗,婉轉動聽。那是夜鶯的鳴唱,那聲音像久違的母親的細語在耳中回響,夜的靜謐在歌聲里彌漫、流淌,他孤獨的心房漸漸充實起來,躁動與憂郁在歌聲里慢慢離去。他想象到夜鶯一定就站在院子里的一株樹上,在引吭歌唱,風拂過它孱弱的身體,星星的微光在它的眼眸中閃爍。
他想:夜鶯離不開歌唱,就如同離不開空氣,它是用歌聲來呼吸的動物。夜鶯的歌唱就是有力的呼吸,充滿著生命的力度,像妖嬈盛開的花朵,芬芳迷人。人們走近了它,那些跳動的呼吸,便會擊碎人心靈上的許多東西,譬如塵埃、枷鎖、悲哀、懦弱……如今,自己雖然沒有了雙腿,可還有一個并不殘疾的大腦,有一副天賦不差的歌喉,難道不能像夜鶯那樣用歌聲來呼吸、行走嗎?
第二天,他開始說話了,他讓爺爺給他找來舊輪胎片,花了一年的時間學會了靠挪動輪胎片,用手支撐身體爬動行走。
1997年,陳州悄悄地離開了爺爺奶奶,憑著記憶,來到浙江嘉興,在街頭找到了曾經打動過他的幾個賣藝的殘疾人,跟隨他們學習唱歌。陳州艱難地從識字、認五線譜一點點自學,靠勤學苦練,他的歌聲越來越美,深沉中有著一絲沙啞,闡釋著歲月的滄桑,演繹著對生活的堅守。他的歌聲越飄越遠,越過全國20多個省份,600多個城市,成了著名的流浪歌手,廣場、街道、火車站、公園,有人跡的地方就是陳州的舞臺。演唱宛然已是陳州的呼吸,他的執著不僅受到了別人的尊重,也讓他收獲了愛情和家庭,如今他有了一位漂亮、賢淑的太太,還有一雙活潑可愛的兒女。
為了激勵更多在黑暗中徘徊的人,陳州在唱歌的同時,每年的4月份,他都要登一次山。他登山的工具是兩個方形小木箱,雙手分別握住木箱的提手,兩只手交替著前進,屁股左右坐在木箱上,行走時完全靠雙臂的力量支撐起整個身體。登山過程中,他的手會抽筋,手掌上遍布磨起的泡,那其中的艱辛常人難知,可每次成功登頂后,他會高歌一曲,讓每位身臨現場的人熱血沸騰。這幾年來,陳州先后攀登了普陀山、九華山、華山和五臺山,他用歌聲呼吸和行走的故事感動著越來越多的人。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要像一顆種子,自己發芽,自己生長,歷練時光后做個心靈豐盈的人,像陳州一樣,自在地呼吸,頑強地行走,用心去歌唱,如花般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