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文化國學經典解讀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樂》文化國學經典解讀

儒家學說作為一種情感哲學,很重視人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既有美學問題,又有哲學和宗教問題,但儒家并沒有形成像西方那樣的美學,只能說是一種美學或詩學式的哲學。它把倫理和審美合而為一,從道德情感中體驗美的境界,這就是所謂『樂』。有人把儒家文化歸結為樂感文化,大概就是指此而言。以樂為最高境界的情感體驗,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但樂必須和仁、誠結合起來,也就是將真善美結合起來,統一起來,這才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點。

儒家的『樂』,其廣泛意義可以理解為今日所言之『幸福』。在《尚書·洪范》篇所列《洪范九疇》中有『次九曰向(享)用五福,威用六極』,『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這里的『五福』就是五種幸福:長壽、富足、安寧、遵行美德、老而善終,此『五福』說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義利統一或『德福一致』的幸福觀。而『六極』就是六種不幸:短命夭折、疾病、憂思、貧困、惡行、愚懦羸弱,此『六極』顯然是相對于『五福』而言,如果說『福』是『好』,那么『極』就是『壞』。廣泛而言之,『五福』就是儒家對人生、社會所『樂』者,而『六極』就是儒家對人生、社會所『憂』者。

53

【解讀】

孔子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的還在于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或感覺。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后,自然會學得比別人好。

《論語》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句,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緊承好之者突出樂之者。這就如同數學中的邏輯推導,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①之者;好之者,不如樂②之者。”

——出自《論語·雍也第六》

【注釋】

①好:愛好,喜愛。

②樂:以……為樂。

【譯文】

孔子說:“對于學習,知道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54

【解讀】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這是說一個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經歷許多艱難困苦的磨煉,只有經歷艱難困苦,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鍛煉意志,增長才干,擔當大任。安逸享樂,在溫室里成長,則不能養成克服困難、擺脫逆境的能力,會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遇挫折、逆境則消沉絕望,往往導致滅亡。所以他得出結論: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宋儒張載在其名篇《西銘》中也說:“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富貴福澤可以使我們生活得更好,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也是人們追求的愿望。貧賤憂戚,則是人們所不愿接受的。但張載卻說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幫助你取得成功的機會。人們都希望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孟子卻說“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人們不愿貧賤憂戚,張載卻說這是“玉汝于成”,幫助你成功。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著深刻哲理,體現了中國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人生不是康莊大道,總是會遇到種種艱難曲折,要在不斷經歷失敗和挫折,不斷克服困難的奮斗中前進。正是這樣的人生智慧,指引人們把困難和逆境看作激勵自己奮進的動力,自覺地在困難和逆境中磨煉自己,不屈不撓地去爭取勝利,養成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自強不息的精神。一部中國歷史,處處滲透著這種精神。司馬遷在蒙受宮刑的奇恥大辱的情況下,發奮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記》。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報任安書》中,曾列舉了許多先賢在逆境中奮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寫了《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著了《國語》;孫子受了臏腳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說,所有這一切,都是先賢在困厄中發奮做出的業績。司馬遷正是以此激勵自己,繼承這種精神,完成了撰寫《史記》的偉業。

【原文】

入則無法家拂士①,出則無敵國外患者②,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③,而死于安樂也。

——出自《孟子·告子下》

【注釋】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入:里面,此指在國內。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通“弼”,輔佐。

②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出:在外面,指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③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這樣之后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生于憂患:憂患使人謀求生存。死于安樂: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譯文】

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這樣的國家沒有不滅亡的。這樣之后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55

【解讀】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中多處可見,有助于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子曰:“學而時①習之,不亦說②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出自《論語·學而》

【注釋】

①時:經常。

②說:通“悅”。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

56

【解讀】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它的本義就是“在天下人憂愁之前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

自古及今,確實有不少人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啟迪下,英勇地奮斗著。宋代名將岳飛為了收復失地,馳騁沙場,他不畏奸臣讒言,不顧國君昏庸,在被召回朝廷遇害之前,還念念不忘“直搗黃龍,救回‘二圣’,收復大好河山”。此“憂”可謂“先”,其“樂”卻在“后”。正因為如此,他才名垂千古,為后世稱頌。歷史上這樣的人太多了,孫中山、李大釗、毛澤東……他們的英名都將永遠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流芳千古,為后人稱頌。

【原文】

先天下之憂①而憂,后天下之樂②而樂。

——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注釋】

①憂:憂愁。

②樂:快樂。

【譯文】

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老司机午夜性生免费福利| 性欧美熟妇videofreesex|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高能预警韩国双ts超美| 富二代国app产下载|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美女被免费看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李雅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毛片基地免费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日本哺乳期xxxx|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内一级野外a一级毛片|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琪琪色原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爽的流水毛片| 99精品众筹模特自拍视频| 日本理论片2828理论片|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了在线观看| 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 嗯啊公交车上被群j| 中文字幕第四页|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免费看黄色a级片| 一边摸一边爽一边叫床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