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敞向的姿態(tài)追尋美質(zhì)》艾川散文賞析
人文地理中,廊坊處在這樣獨特的地界:背倚燕山,左面是渤海,右面是巍巍太行,往南就是面向中原大地的一馬平川。它地勢低洼,廊南地區(qū)為華北平原最低處,其中的東淀與被當(dāng)?shù)貑咀魑鞯淼陌籽蟮恚糜形幕z存,浸潤了孫犁、梁斌、田間等一批作家的情思。
時至今天,廊坊散文作家依然秉承著很強的吸納與交融品性,作品在繼承傳統(tǒng)敘述手法時,往往更加注重角度切入和語言上的寧靜與張力。本輯推介的作家中,孟德明、張同樂堅持從冀中平原水鄉(xiāng)文化出發(fā),自覺接受孫犁“靜、凈、精”風(fēng)格的浸染,語言清麗雋永,2014年廊坊師院文學(xué)院為此舉辦了“新荷花淀寫作”作品研討;高勤的散文語言不溫不火,在敘事中融入自己的敏感特質(zhì);楊海燕的散文文化味濃,語言靈動多變;劉麗艷的散文則突出感悟與追尋,抵達的是心靈的平撫。在信念中堅守,藝術(shù)開啟明燈,廊坊散文創(chuàng)作具備了這樣的期許。
(本期欄目特約編輯:孟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