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
國步猶艱難,兵革未休息。
萬方哀嗷嗷,十載供軍食。
庶官務割剝,不暇憂反側。
誅求何多門,賢者貴為德。
韋生富春秋,洞徹有清識。
操持綱紀地,喜見朱絲直。
當令豪奪吏,自此無顏色。
必若救瘡痍,先應去蟊賊!
揮淚臨大江,高天意凄惻。
行行樹佳政,慰我深相憶!
形式: 古風 押[職]韻翻譯
國家命運仍很艱難,戰爭連綿至今未斷。全國各地哀聲遍野,十年軍用征斂不堪。
眾官致力宰割剝奪,無暇憂及民心思叛。
橫征暴斂名目繁多,賢者重視以德為先。
韋生你正年富力強,通達事理識見不凡。
前去掌管荊法綱紀,喜你執法正直不偏。
定使那些貪官污吏,從此之后再無臉面。
若要解救民生疾苦,害民之賊應先懲辦。
灑淚送到岷江邊上,上天也覺無限傷感。
你去做出良好政績,安慰我的深情憶念。
注釋
韋諷:成都人。浦起龍注:“韋諷,成都人。
公寶應初(七六二年),先有送韋攝閬詩,茲豈歸后即真,公復送歟?”上:恐當作赴。
唐人多赴上連文。
《唐書·來琪傳》:“以填充淮西申、安十五州節度觀察使,填上表稱淮西無糧饋軍,請待收麥畢赴上。
”又《國史補》:“德宗非時召吳湊為京兆尹,便令赴上。
”是其證。
也可以單用一“上”字,如儲光羲《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未上,即未赴上,是說還未去作太祝的官。
又李商隱《白居易墓碑銘》:“(太和)九年,除同州,不上。
”不上,是說不去做同州刺史。
閬(làng)州:治所在今四川閬中。
錄事參軍:官名,職責是掌管文書,督察治所,宣達教令,兼管獄訟捕亡等
萬方:全國各地。
嗷嗷:哀鳴聲。
十載:自天寶十四載安祿山造反至廣德二年為十載。
供軍食:供給軍隊的費用。
庶官:眾官。
指一般下級官吏。
他們缺乏遠見,不知剝削過甚,百姓反側不安,就要引起大亂。
務:專心致力。
割剝(bō):宰割剝奪。
不暇:沒有工夫。
反側:指民心不安。
誅求:指橫征暴斂。
多門:名目繁多。
貴為德:重視實行德政。
富春秋:年歲還多,即年富力強。
富春秋,謂年少。
洞徹:通達事理。
猶通達。
清識:清明的見識。
操持:掌握、管理。
綱紀:指法制倫常。
《白帖》:“錄事參軍,謂之綱紀掾。
”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
”操持綱紀,糾彈貪污,正須正直的人,故曰喜見。
朱絲:染成朱紅色的琴瑟弦,這里喻指正直無私。
當令:當使。
豪奪吏:巧取豪奪的貪官污吏。
無顏色:臉面。
意謂使污吏害怕,不敢恣意侵漁百姓。
必若:若要。
如果一定要。
二句可謂一針見血。
瘡痍:創傷,比喻戰爭后民生凋熬。
蟊賊:指危害國家和人民的人。
大江:指岷(mín)江。
高天:上天。
行行:連續不斷。
樹佳政:建立美好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