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怎樣的一本書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怎樣的一本書
《人間詞話》是一部在學術界享有盛名的文學批評名著,由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編著。《人間詞話》也是我國學術史上第一部用西方文藝理論來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著作。這本書自出版以來就很受人們的喜愛。如著名的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曾經這樣評價:“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
王國維是我國近代成就最高的國學大師,他早年學習了西方美學,尤其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和尼采的美學,他試圖在中國舊有的文學理論中加入西方的美學和文學理論,從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美學和文學理論。《人間詞話》就是這樣的嘗試。
在形式上,《人間詞話》跟中國古代的詩詞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但它的理論體系卻已有了很大的改變。《人間詞話》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了境界說。王國維認為,“境界”是詩人和詞人創作的原則,也是評價文學應該遵循的標準。王國維根據自己獨特的文藝觀,將藝術境界劃分為三種基本形態:“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不過,最出名的還是他境界這個形態,也影響力最廣的論斷,同時還是關于“治學三境界”的論斷,即“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三句都是宋詞中的佳句,王國維用它們來表現治學的三重境界,即懸思、苦索、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