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準的短篇小說
李準(1928— ),當代反映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家。原姓木華梨,蒙古族人,生于河南洛陽縣。解放前家境貧寒,十五歲失學,當過學徒、郵局的職員。1948年底,洛陽解放后參加工作,先是在銀行當職員,后到洛陽干部文化學校當教員,開始寫作,1952年出版了第一個小說集《賣馬》。1953年11月在《河南日報》上發表了短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1960年發表了著名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耕云記》。這些作品結集為《不能走那條路》、《車輪的轍印》、《李雙雙小傳》等。
《李雙雙小傳》是李準的代表作。作品雖然帶有“大躍進”的某些虛假的錯誤痕跡,但它深刻地揭示了社會主義新人性格的形成。作品中所塑造的李雙雙是一個一心為集體,潑辣敢闖的新型農村勞動婦女形象。她大公無私、熱愛集體、敢于斗爭的高貴品質都熔鑄在她那火辣辣的性子、果敢利索的行動以及爽朗樂觀的音容笑貌里,使這個形象達到了個性和共性的和諧統一,成為當代文學人物畫廊中一個成功的藝術典型。李準的短篇小說善于敏銳地發現生活中的新問題,他的作品能通過對農村現實生活中尖銳矛盾的揭示,反映出讓人們十分關心的社會問題。他的小說故事性強,質樸多樣,語言通俗、流暢、洗練富有哲理性,具有清新、明快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