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研究1640-1917年間的世界歷史。從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經濟形態的學說來看,世界近代史是指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是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發展及其走向最高階段、并開始趨于沒落的歷史。這段歷史的上限按通說起自1640年,下限迄止1917年。這近280年的歷史,通常以1871年巴黎公社為界標把它分為兩個時期:1640-1870年是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勝利和確立的時期,是資本主義凱歌前進的時代;1871-1917年是世界資本主義向它發展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并形成的時期,是資本主義沒落開始的時代。

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發生發展,如同以往所有社會階段一樣,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斗爭的結果;而這種斗爭又必然通過階級斗爭體現出來。在近代社會自始至終貫徹著這樣四組矛盾:資產階級與城鄉勞動群眾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的斗爭;無產階級與其他勞動群眾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世界被壓民族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斗爭;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斗爭。這四組矛盾的綜合運動就構成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內容。

資產階級與人民大眾反對封建主義的斗爭是世界近代史第一個時期的主要內容,也是1640-1870年世界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在這段時間里,經過五個回合的斗爭,才最后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第一次“歐洲范圍”的革命,是第一次敢把國王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的革命。它經過四十八年(1640-1688年)的斗爭,在英國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向歐洲公開宣告新社會政治制度的誕生,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資產階級革命的第二個回合是十八世紀末期的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特別是法國革命像猛烈的颶風,把全部封建遺跡從法國地面上一掃而光,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封建專制制度的基礎,有力地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世界文明的發展。第三次資產階級革命高潮發生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在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這兩大因素的影響下,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維也納會議后的政治反動發生了尖銳矛盾。1820年意大利和西班牙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1821年希臘燃起民族解放戰爭的烈火,1825年俄國爆發了十二月黨人起義。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勝利,不僅推翻了波旁復辟王朝,而且推動了波蘭、比利時、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革命,進一步擴大了資產階級革命陣地。1848年歐洲革命是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第四個回合。這一回合的斗爭較之以前所不同的是,資產階級雖有反封建之意,更有懼怕無產階級之心,因而同封建勢力相妥協背叛了革命,致使各國革命運動均遭失敗。由于階級斗爭形勢的新變化,資產階級革命性大大減弱了。在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革命高潮里,德國和意大利通過王朝戰爭完成了國家統一,俄國自上而下地廢除了農奴制度,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唯有美國爆發南北戰爭取締了南方奴隸制。至此,封建主義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資本主義形成了世界體系。資產階級通過長期曲折的革命斗爭,而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經濟體制和思想意識形態,同封建社會相比,是人類歷史的一大進步。正是由于包括資產階級在內的人民大眾所創造的這種進步,使社會生產力獲得了一個能夠迅速發展的新天地;使近代科學技術蓬勃興起,并作為社會生產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推動著資本主義社會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進入一個新階段。在十九世紀最后三十年間,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經濟都有高速的——盡管是不平衡的發展。十九末二十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走完了它的上升線,進入它發展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的形成是資本主義衰老的開始,資本主義從此邁入漫長而痛苦的暮年歲月。壟斷資本主義的殘酷剝削和掠奪,激化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各種矛盾,引發了危機、戰爭和革命,從而為自己準備著死亡的條件。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就是宣告資本主義的局部死亡。

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群眾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隨著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而發展的。革命勝利后的資產階級負有為新世界創造物質基礎的使命。它借助科學技術的新成就,極大地增強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工業革命創造了過去一切時代所不曾有的也不能想到的巨大生產力。但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一切社會財富的增加,都是靠工人的勞動和犧牲工人的利益來實現的。一邊是資產者財富的積累,一邊是無產者貧困的加深,這是資本主義的一般的絕對的規律。在這一規律支配下,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尖銳,這一矛盾表現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根本特征。資本主義社會分化為兩個敵對階級,它們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就根源于此。在產業革命初期,無產階級反對資本主義的斗爭,基本上處于消極怠工或用破壞機器的手段,自發反對個別資本家的階段。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工人在斗爭中組織起許多工會、互助會,開展了有組織的經濟斗爭。1825年爆發了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帶來兩個后果:一是在統治階級內部,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產生了改造資本主義制度的空想社會主義,法國的圣西門、付立葉和英國歐文是主要代表人物;二是在被統治階級中,爆發了強大的工人運動,起來沖擊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制度,出現了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和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在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表明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已在先進國家進居于歷史的前列。三大工人運動失敗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是沒有革命理論來指導。

馬克思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經濟高度發展,無產階級革命迫切需要的情況下,在自然科學的發展為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的科學基礎上創立的。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開始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紀元。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使國際工人運動由自發斗爭走向自覺斗爭階段。馬克思主義在同內外部敵人作斗爭中,在總結革命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發展,不斷地擴大自己的陣地。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一光輝思想指引下,1864年成立了第一國際。巴黎公社是第一國際的精神的產兒。巴黎公社向全世界證明,工人階級的力量已經成熟到能夠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無產階級革命已成為世界歷史發展的主流。盡管巴黎公社失敗后國際工人運動一度處于低潮,但到十九世紀末,尤其是八十年代,歐美工人罷工運動又重新高漲起來,工會組織、社會主義團體和無產階級政黨廣泛興起,其中德國社會民主黨是當時規模最大、威信最高的工人政黨。1889年在恩格斯指導下,建立了第二國際。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以伯恩斯坦為首的修正主義者,在第二國際中竊取了領導權,修正主義匯成了一股國際逆流。到二十世紀初,只有以列寧為首的俄國布爾維克黨才是真正徹底的馬克思主義政黨。1905年在俄國發生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帝國主義時代第一次人民革命。在1905年革命影響下,西方無產階級革命與東方被壓迫民族革命,匯成了二十世紀初世界革命的新源泉。偉大的十月革命使社會主義在俄國廣闊的土地上取代了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在地球的六分之一的地區死亡了。

資本主義生產要超越一國界限向全球進軍,剝削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是資本主義生存的必要條件、歐美資產階級在取得政權后,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軍事優勢和先進科技,先后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沖破一道一道民族閉關自守的屏障,打開了一系列國家的大門,把它們都囊括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歐美殖民者依靠戴著白手套的教士和扛著槍桿的士兵,在這些地區和國家建立起殖民統治,殘酷剝削、搶奪殖民地人民的財富,使他們傾家蕩產,因而激起了亞非拉人民的不斷反抗。第一次反抗高潮發生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拉丁美洲,許多國家先后擺脫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的殖民統治而獨立。十九世紀中葉,亞洲人民又掀起一次反對封建主義、殖民主義的高潮。印度民族大起義、伊朗巴布教徒起義和土耳其的“坦齊馬特”改革是其代表。十九世紀的最后三十年中,殖民地已成為帝國主義的生命線,各帝國主義國家展開了一個瓜分世界的狂潮,亞非拉許多國家或民族,有的被其吞并,亡國滅種;有的喪失主權,淪為附庸,民族的災難空前加深。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亞非拉人民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爆發了空前強大的反帝反殖斗爭高潮。在亞洲有印度孟買工人大罷工,伊朗、土耳其等國資產階級革命;在非洲有埃及阿拉比抗英斗爭,蘇丹馬赫迪武裝起義;在拉丁美洲有古巴三十年戰爭,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所有這些斗爭,標志著亞非拉人民的民族覺醒。曾經是帝國主義的“后院”,如今變成了反帝斗爭的前哨!

近代世界的經濟、政治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國與國之間的力量對比總是此升彼降的。因此,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斗爭總是普遍地經常地發生。這種矛盾時而表現為和平的外交往來,時而表現為流血的戰爭沖突。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由于處在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國際沖突有三種性質:一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商業戰爭(如英荷戰爭),二是封建國家間的王朝戰爭(如波旁王朝與哈布斯堡王朝間的戰爭),三是封建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間的兩種制度的戰爭。法國大革命爆發后,英國和歐洲大陸封建國家,懷著不同的目的,都企圖把法國大革命扼殺掉,曾經組織了七次反法同盟,兩種制度進行了一次大決戰。這種決戰在以后的國際關系中不斷表現出來。如神圣同盟出兵鎮壓西班牙、意大利革命,1849年俄國出兵助奧鎮壓匈牙利革命。但由于資本主義經濟在歐美迅速發展,十九世紀中葉歐美諸大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掃除國內封建殘余,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生產。因而在國際上主張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國與國間除了發生克里米亞戰爭和普法戰爭等戰爭外,沒有發生更大規模的軍事沖突。自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開始之后,國際關系在十九世紀下半期經歷了一次大動蕩、大改組,最后在歐洲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同盟國和協約國。這兩個軍事集團表面上高喊和平,暗地里都準備戰爭。因為力量膨脹起來的帝國主義國家必然要求按已經變化的實力來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而力量相對削弱的既得利益者卻決不會甘心讓出到手的肥肉。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爆發了美西戰爭、英布戰爭和日俄戰爭,英德矛盾上升為歐洲主要矛盾,巴爾干半島成為歐洲的火藥庫。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爭激起了各國人民的革命義憤,士兵反戰運動此伏彼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帝解放運動日益高漲,革命危機普遍成熟。偉大十月革命的勝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失敗而告終,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結束。

綜上所述,世界近代史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學習世界近代史有著重大意義。它不僅可使我們增長知識,促進四化;而且有助于我們學習馬列主義理論,提高思想覺悟,做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學習世界近代史的教材可閱讀:王榮堂、姜德昌主編的《世界近代史》(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劉祚昌、光仁洪、韓承文主編的《世界史·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姜德昌、宮樸、唐承運主編的大學自學叢書《世界近代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wwwjizzz|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天天干天天综合|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www.精品国产| 日日操夜夜操视频| 全高清特级毛片|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校草被c呻吟双腿打开bl双性| 国产伦子沙发午休| 一级人做人爰a全过程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全部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小视频| 久久4k岛国高清一区二区| 男插女青青影院|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档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大香线焦| 电车痴汉在线观看| 国产片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男人的肌肌捅女人的肌肌|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狍和女人一级毛片免费的| 国产极品大学生酒店| 中文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作品大全|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片中文字幕|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播放| 四虎影库久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日本漫画免费大全飞翼全彩|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黑人与中国女一级毛片不卡| 好男人看的视频2018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小说|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