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到底是誰寫的
《大學》到底是誰寫的
傳統的說法認為《大學》的作者是曾參。
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認為其是“孔氏之遺言也”,南宋朱熹也對此看法表示認同,但在此看法上有所延伸,他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意思是說,“經”是孔子的話,曾子記錄下來;“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通常后世認為《大學》是曾參所做。曾參,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人,生于公元前505年。他和父親曾點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學識淵博,“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便是他提出的,后世稱其為“曾子”,也尊稱他為“宗圣”。
不過,近代一些學者認為《大學》應為秦漢之際儒家作品,所以對此說法提出質疑。但由于尚無確鑿證據,人們仍把曾參作為《大學》的作者。
《大學》的版本可分為兩個體系:一是經朱熹編排整理,劃分為經、傳的《大學章句》本;另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禮記》中的《大學》原文。目前廣為流傳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學章句》。歷代對《大學》的注本有很多,主要有宋朱熹的《大學章句》《大學或問》、宋真德秀的《大學衍義》、明王守仁的《大學問》、清陳確的《大學辨》、清李塨的《大學傳注》等。通行本有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