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發憤讀書文言文翻譯及啟示
【文言文】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隨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尋①復南奔。有氣干,拳勇過②人,能手執鞍橋,倒立馳騁。年二十余③,有友人與④之書⑤而不能答,請⑥洪仲,洪仲深⑦讓⑧之而不為報⑨。永乃發憤讀書,涉獵⑩經史,兼有才干。帝每(11)嘆曰:“上馬能擊賊,下馬作(12)露布(13),唯傅修期耳。”
【翻譯】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時候跟隨叔父傅洪仲從青州進入魏國,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氣魄和才干,勇氣過人,能夠用手抓住馬鞍,倒立在馬上飛快地奔跑。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個朋友給他寫信,但是他卻不會回信,就請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責備他,不給他答復(幫他回信)。于是傅永就發奮讀書,廣泛閱讀經書和史書,兼有文韜武略。皇上常贊嘆說:“戰場上能擊退賊兵,平時能作文書,只有傅修期了。”
【注釋】
①尋:不久。
②過:超越,勝過。
③余:多
④與:給
⑤書:書寫。
⑥請:請教。
⑦深:強烈
⑧讓:責備。
⑨報:回復,回答。
⑩涉獵:粗略地閱讀。
(11)每:常,經常。
(12)作:寫作
(13)露布:公開的文告。
【啟示】
1、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后,然后刻苦努力,就能夠有所成就。
2、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而去努力,謙虛才可使人進步。
【作者簡介】
李延壽,生卒年不詳。唐代史學家。安陽市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后任御史臺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他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 《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還獨力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