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盛(shèng)》姓起源
146 盛(shèng)
146 盛(shèng)
【尋根溯源】
盛姓源自姬姓。西周武王之叔姬奭輔助武王有功,人稱召公奭,其子孫以祖名為氏,稱奭氏。西漢時,為避元帝劉奭之諱而改稱盛氏。又一說是,西周同姓諸侯有封于盛(今山東泰安)者,盛國被齊所滅,其族人以國為氏,稱盛氏。
【變遷分布】
早期在河南、山東等地活動。漢唐時期,在河南者形成以汝南郡(今河南上蔡)為首的盛氏望族。宋代以來,在江蘇武進、太倉、吳江,河南鄭州、商丘,陜西潼關,廣東饒平,浙江寧波,湖南長沙,江西永新,遼寧開原等地均有盛氏分布。當今尤以江蘇、浙江、湖南為多。
【名人薈萃】
盛覽:西漢辭賦家。字長通,漢武帝牂牁郡(今貴州福泉一帶)人。據傳,漢武帝時,著名的辭賦家司馬相如通西南夷,他曾去成都拜司馬相如為師,學習辭賦,后被稱為“牂牁名士”。
盛吉:東漢官吏。會稽郡(今江浙地區)人。官廷尉,每至冬節,囚犯當斷,妻夜秉燭,吉持冊筆。夫妻相向垂泣而決斷。視事二十年,天下稱有恩無怨。
盛度:宋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銅陵縣石洞耆(今安徽)人。其“幼小讀書,敏而好學”,曾任翰林學士、兵部郎中、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等。天圣年間,宋仁宗賜給其牡丹一棵,盛度將此牡丹帶回銅陵,世世栽培,直至如今。這牡丹現仍每年一開百余朵。以疾致仕,卒溢文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