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賦
我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系統論述文學創作問題的著作。西晉文學家陸機(261-303)撰。《文賦》的寫作年代,迄無定論。唐代詩人杜甫認為是公元281年陸機20歲時的作品。逯欽立等則認為作于公元301年左右陸機40歲的時候。這篇著作最早收錄在梁蕭統《昭明文選》卷十七。今人張壽康的《文賦集釋》(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是較好的注本。
西晉以來,作家輩出,出現了一代文學的繁榮,推動了文藝理論的發展。正是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陸機吸取前人的成果,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和研究心得,寫作了《文賦》。《文賦》是用賦體寫成的。它的寫作動機和目的,主要在于探索才士創作的“用心”,“論作文利害之所由”。《文賦》關于創作的理論具有豐富的內涵。它比較全面地論述了文學創作的復雜過程,特別是第一次在我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對構思問題進行了探討。強調了藝術想象在構思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還提出了創作中的“應感”,即靈感問題,指出作家應善于在靈感涌現時,抓住時機進行創作。作者認為文學創作要發揮獨創精神,反對因襲前人。《文賦》用大量篇幅論述了語言修辭技巧問題,指出應精心剪裁,使文章的“辭”和“理”結合得盡善盡美。強調了熔鑄警句的重要性,說明了寫作時要防止的五種弊病。《文賦》將文體劃分為十類,并對各類文體的基本特征和創作要求粗略進行了概括。它的“詩緣情而綺靡”之說,重視情感在文學中的作用,揭示了詩歌創作的某些藝術規律。《文賦》是我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獨一無二的一篇關于創作問題的專論,對六朝時期各家各派的文學理論批評,如《文心雕龍》等都有較大的啟發和影響。它不僅在我國古代文藝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學理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