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團的任務
列寧1920年10月2日在俄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說。當時曾刊載在《真理報》上,現編入《列寧全集》第31卷。
1920年末,歷時三年的國內戰爭剛剛結束,俄國人民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擊潰了外國干涉者和高爾察克、鄧尼金等白匪的基本力量,經歷了饑餓、貧困的嚴重困難,正著手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生產。列寧的《青年團的任務》,就是適應當時的形勢,為建設社會主義,培養共產主義新人而發表的。
書中闡述了怎樣培養青年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問題,指出青年團的任務是對青年一代進行共產主義教育。列寧指出,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任務要由青年來擔負。青年的任務,特別是青年團的任務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就是學習。列寧在演說中首先回答了學習什么的問題。他指出,“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這就是說青年應當學習共產主義,學習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全面實際知識。而青年要學習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固然要以舊社會遺留給我們的材料為出發點,但是,對舊教育制度必須徹底改造,對舊文化遺產應當批判地接受。青年學習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實際知識,必須接受現代化教育。因為共產主義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的,青年“只有掌握了一切現代知識,善于把共產主義由背得爛熟的現成公式、意見、方案、指示和綱領變成同你們的直接工作結合在一起的活生生的東西,把共產主義變成你們實際工作的指針,那時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列寧進一步闡述了學習必須遵循理論同實踐相統一的原則,認為應當把學習中的每一步驟同反對舊制度和建立新制度的斗爭結合起來。他指出,舊社會留給我們的最大禍害之一,就是書本與生活實踐完全脫節,如果我們離開工作,離開斗爭,只是把共產主義書本上的東西都背得爛熟,卻不善于把這些知識融會貫通,也不會按共產主義的要求去實際行動,可以說一文不值。列寧號召青年要善于把舊學校中的無用知識和有用知識區別開來,要善于把在學校中學得的知識和沸騰的生活結合起來,要在勞動中同工農打成一片,把自己的工作和能力都貢獻給公共事業。列寧著重指出,培養青年的共產主義道德是極端重要的,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是共產主義道德的基礎。
《青年團的任務》中所闡述的基本原理,對于指導青年團的工作和教育改革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