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題 解】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首,據說是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作的詩,詩中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原詩共六段,這里節選的是最后一段,表達了凄婉動人的情感。
【注釋翻譯】
鑒賞分析
全詩以倒敘的方式,既點出了思家不得歸的概況,又回憶了疆場戰斗的辛勞。
所選的最后一段于全詩中可獨立成章,是在前三章連詠采薇,表明情思之殷切、嘆時光之流轉后,進一步抒寫了兵士解甲歸里的情形。主人公雖能生還,但昔日的征戍勞苦只換來了今日的“載渴載饑”,令人黯然神傷!
在這里,作者巧妙地借用“楊柳依依”和“雨雪霏霏”這兩個特定的時令和景物,寫了出征戰士所見歸途景色和因此而產生的感慨。詩中那微風中低垂搖晃的依依楊柳,何嘗不是當初出征時依依不舍地同家人告別的寫照呢?那時依依楊柳,枝茂葉盛,而此時風雪歸程,路遠,天寒,又渴,又饑,可謂十分狼狽而又凄苦。雖然戰爭取得了勝利,但是前途如同漫天飛雪,一片茫茫,又有誰能夠知道他內心的無限悲哀呢?最后的楊柳雨雪,意境頗妙,以春光的明媚反襯從軍別離的凄涼,以冬日的肅殺反襯死里逃生安然歸家悲喜交加的感嘆,情景交融,感染人心。
此詩中以樂景寫哀、寄托不盡感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的詩句,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的妙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