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黃羊去私文言文翻譯及注釋|道理
《祁黃羊去私》是出自《呂氏春秋·去私》的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
晉平公問于祁(qí)黃羊①曰:“南陽無令②,其③誰可而④為之?”黃羊對曰:“解狐⑤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逼焦唬骸吧??!彼煊弥瑖朔Q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qí)黃羊曰:“國無尉⑥,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庇炙煊弥?。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qí)黃羊之論也!外舉⑦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p>
翻譯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缺個縣令,哪一個是擔任這官職的合適人選呢?”祁黃羊說:“解狐可以勝任。”晉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又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晉平公(稱贊)說:“好!”于是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稱贊(任命解狐)好。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少個掌管軍事的官,誰擔任合適?”(祁黃羊)答道:“祁午合適?!逼焦f:“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逼焦?又稱贊)說:“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稱贊(任命祁午)好。
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話,真好啊!(他)推薦外面的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p>
注釋
1. 祁黃羊:名奚,字黃羊,晉國大夫。于:向
2.令:縣官。
3.其:語氣詞,無義。
4.而:同“以”。
5.居有間:過了些時日。
6.尉:軍事,長官。
7.舉:舉薦,推薦。
道理
文章通過對祁黃羊唯賢是舉的事跡的描寫,贊揚祁黃羊以國家利益為重,不顧個人恩怨的優秀品質。祁黃羊出于公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推薦人才的做法值得肯定,公正無私,唯才是舉的做法今天仍應大力提倡。
作者簡介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于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干,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家、法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于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后的意識形態。但后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雜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