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系?
為解答這些困擾眾多家長朋友的疑問,7月28日上午,新東方優能中學特邀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新東方校級培訓師喬明玉老師,為即將升入初一的學生家長們,開展父母課堂系列之“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家庭教育知識講座。
許多家長都有一個困惑:孩子小時候乖巧可愛,依戀父母,喜歡與家長分享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可是到了初中階段,就不愿意搭理父母,不愿與父母交流;有的甚至喜歡和父母唱反調,與父母對著干;有的情緒波動大,易與其它孩子發生沖突;有的沉溺手機,不服管教等等。
這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青春叛逆期”。對此,喬老師告訴我們一句話:別跟叛逆期的孩子較勁兒!
喬老師認為,孩子的青春叛逆期由多種因素造成,如生理因素(身體的飛速變化,用不完的精力)、心理因素(渴望成人世界的認同)、教育因素(家庭氛圍,親子關系)、環境因素(小伙伴的影響,社會風氣的熏陶)等。這些是導致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拒絕和父母溝通的重要原因,以致家長和孩子形成了“對抗”的畸形關系。
但是,造成這種現象真的都是孩子的錯嗎?
你是否經常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掛在嘴邊,每天頻繁點擊?
你是否企圖每件事都幫孩子做決定,并且掌控結果?
你是否經常翻看孩子的書包?
你是否一直嘮叨,直到孩子捂上耳朵?
......
喬老師從專業的角度,以真實案例,獨特視角,深入淺出的語言與家長們進行了深層次交流。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著以孩子為主,父母處于非主導地位;就意味著一種無言的支持和認同,意味著一種平等的朋友關系。
對于家長該如何正確應對孩子的“叛逆”問題,喬老師提出了幾點建議:
1、別只談學習。學習不能代表一切,孩子的世界還有情感與生活。
2、理解以了解為前提。不要總是說自己理解孩子,但是在理解之前,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3、不較勁,智慧溝通。做到不嘮叨、不指責、不較勁。
在講座的最后,喬老師呼吁各位家長做一個問題清單,將自己與孩子的問題搜集匯總,同時,家長們要給自己留足空間,用于自我提升,多看書,努力跟上孩子的腳步。相信,我們的未來可期!
講座結束后,
就到了我們的問題答疑環節。
不少家長紛紛向老師求助,
訴說自己和孩子之間產生的矛盾,
喬老師也都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
讓此次參會的家長們受益匪淺。